查看原文
其他

找到自己

视角 视角学社 2020-08-18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161ss2tl7&width=500&height=375&auto=0
Ken Robinson演讲视频


在那个被点击近3,000万次的TED演讲中,英国教育家Ken Robinson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Gillian Lynne,但肯定都知道百老汇音乐剧“猫”和“剧院魅影”。Gillian就是这两个名剧的主编和主演舞者。

有一次两人午餐时,KenGillian:“你是如何成为一名舞者的?”

Gillian说,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在她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感觉自己的生活毫无希望。学校写信给她的父母说:

“我们认为你们的女儿Gillian有先天性的学习障碍。”

当然,现在大家可能知道小孩子有多动症很正常,但当时是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末。“多动症”这个名词可能还没有发明出来。于是焦虑的母亲带着Gillian去看了专科医生。

在诊疗室里,她被安排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准确地说,是坐在自己的手上),听着她母亲对医生滔滔不绝地抱怨着Gillian在学校里遇到的种种问题——

“她不好好地听老师讲课,她注意力涣散,她总是在打扰其他人,她总是晚交作业......等等等等。

在她母亲讲完以后,医生坐到Gillian身旁,说:

Gillian,你母亲和我谈了很多,我需要和她单独聊一会,不会花太长时间。”

然后医生和她母亲两人就离开了房间。但医生在离开房间之前,打开了桌上的收音机。当他们走出房间以后,医生对Gillian母亲说:“我们就站这儿耐心观察她一会。”

在他们走出房间后,Gillian说,她就站起来,随着音乐跳了起来。

医生和她母亲透过玻璃看了一会,转过身对Gillian母亲说:

Lynne太太,您女儿没病。她只是一个舞者。把她送到一所舞蹈学校去就好。”

后来,她母亲确实把她送去了舞蹈学校。她遇到了一大群和她一样坐不住的人,一大群需要不断地移动才能思考的人!

再后来,她参加了皇家芭蕾舞学院的面试,她成为了一个出色的舞者,从皇家芭蕾舞学院毕业后,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Gillian Lynne舞蹈公司,并与Andrew Lloyd Weber一起,制作并出演了百老汇历史上最优秀的一些音乐剧,给上百万人带去了欢乐。而她本人也因此变得非常的富有。

这位可敬的医生改变了Gillian的命运。如果换一个平庸的医生,他很可能会从那一天开始就让Gillian定期吃药,直到她变得跟其他学生一样。

毕加索曾说过: “孩子们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是我们长大后能否继续保有艺术灵感。

Ken在演讲中指出: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丧失了创造力;甚至可以说,是我们所受的教育让我们丧失了创造力。”可为什么会这样?

每个人的基因决定了他的天赋,所以当你去做那些你天赋所在的事情时会比别人更容易做到,会比别人做得更好;当你能投入做一件事的时候,这个过程会带给你成就感,促使你愿意不断的做这件事。当你把这件事做得越来越好,它又会给予你更大的成就感,所以就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有人可能会问,我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怎么办?

Ken Robinson告诉我们:

孩子们愿意冒险。 对于未知的事物,他们愿意去尝试。即使尝试的结果是错误的,他们也不惧怕。 他当然不认为错误的尝试等同于创新。 但大家都知道,如果你不打算做错误的尝试,你就永远不会创造出新东西。如果你不想让孩子们做错误的尝试,等他们长大了,多数孩子就会丧失创新的能力。”

是的,答案就是保持开发的心态,接触新鲜事物、勇于尝试、容许犯错。

世界这么大,许多人一辈子只局限在自己的小宇宙里,就像井底之蛙,连大千世界的万分之一都没有看到。因此你一定要像个孩子那样,保持初心,不断地尝试新的东西,不怕犯错。你不去尝试,你不去多接触,怎么知道自己可能会喜欢上什么呢?所以,不要只想着试图培养兴趣了,多接触新鲜事物吧。

让我们回到教育,为什么我们所受的教育让我们失去了创造性?

Robinson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注重培养学术能力的观点根植于我们的教育体系之中。形成这种状况是有原因的——所有国家的教育体系在最初建立时就是在19世纪之前——那时教育还不是公共事业。那时建立教育体系是为了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所以有两点基本的等级原则。第一点,对工作最实用的科目是最重要的科目。这样就能轻易地避开孩子们喜欢的科目,从小就不让他们碰触。理由就是不这样学就找不到工作。对吗?别玩音乐了,你成不了音乐家;别画画了,你成不了艺术家。这些温和的忠告筑成现在的大错。全世界都被卷入了工业革命的热潮。第二点,学术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好学生的主要标准。这种标准是那些大学自己制定的。只要你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整个教育体系,不论哪个国家的公共教育都是一种按部就班的程序,最终目标是为了考入大学。造成的后果就是许多很有天才的有、创造力的学生被钝化了。因为这些学生发现他们的专长在学校并不受重视甚至还受到蔑视。我认为我们不能再这样扼杀孩子们的天才了。”

这让新一代的家长和学生开始思考,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我们刚才提到,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其特定的基因和天赋!但是很多人忽略的是,天赋这个东西,跟大多数宝藏一样,是埋得很深的。它需要被挖掘,被鼓励,被催化,在合适的环境下,才会显现出来。

所有真正有效的教育是点燃一把火,而不是灌满一桶水,教育需要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特有的天赋,而不是去用一个模具把孩子塑造成同样一个形状。

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创造力和文化知识在教育中至少应该占有同样比重。这意味着父母和老师应该重视那些被传统价值体系忽略的闪光点——认可它们,鼓励它们。尤其是认可那些似乎偏离了传统“好学生”道路,但确实是在用实际行动,努力尝试着挖掘自己天赋的年轻人,支持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Ken Robinson还讲了另外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女孩正在上绘画课。小女孩只有六岁 她坐在教室的后排,正在画画, 而她的老师评价她几乎从不注意听讲,但在绘画课上她却听得很认真。老师饶有兴趣地走过去问她:“你在画什么?”她说:“我画的是上帝。”老师说:“可是没人知道上帝长什么样。”这时小女孩说:“他们马上就能知道上帝的样子了。”

创造力可以让我们知道上帝是什么样子,不相信?

让我们聆听一段最近颇为流行的两个小孩子共同演绎的天籁之音作为结束我们这篇文字的结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167g566sr&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来自加拿大的十岁的李成宇(Jeffrey Li)和七岁的谭芷昀(Celine Tam)搭档演唱的“You Raise Me Up”。


这使我们不禁回忆起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话:

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两天是:出生那天和找到你来到世上缘由的那天。”——“The two mostimportant days in your life are the day you are born and the day you find out why.”

希望每一个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找到自己!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给朋友,让更多的人找到自己。



有兴趣的读者可通过订阅本公众号查看更多内容。点击本文右上角“视角”链接进入首页再点击“关注”即可订阅。订阅后回复“申请”可收看:

- 写好大学申请个人陈述的诀窍;

- 应对“奇葩”申请文章的“奇葩”攻略;

- 如何正确选择暑期项目;

- 如何在招生面试中展现最好的自我;

- 大学申请推荐信实用攻略;

- 孩子上大学,父母要找招生顾问吗?

回复“教育”可收看:

- 对教育目的最深刻和理性的阐述;

-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 一辈子的道路取决于语文;

- 何谓好大学;

- 美国顶尖大学如何保证本科教育质量;

- 中国教育的死穴和申请美国名校的命门;

-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青藤的绵羊。

回复“择校”可收看:

- 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择校决定;

- 观美剧识大学——加州理工是你的“菜”吗?

- 学校那么多,到底怎么选—大数据告诉你;

- 耶鲁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招生哲学;

- 眼见为实——凌晨的芝大图书馆。

回复“人物”可收看:

- 他不经意拯救了全人类,但99.99%的人不知道他是谁;

- 我在芝加哥大学的求学生涯以及金融学发展沿革;

- 沃伦•巴菲特非同寻常的教育经历;

- 她用生命照亮人类的历史;

- 影响人生轨迹的一次晚餐。

我们是教育信息分享公益平台,欢迎各位关注订阅、提供内容或参与翻译工作。读者如有任何问题与建议,均可通过回复本号留言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